涉外文书认证及香港公证
手机站 | RSS订阅 | 匿名投稿
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资料中心 > 正文

2025 年 9 月起香港海牙认证新规:不填使用地直接拒!

作者:Jenny 来源:原创 日期:2025/8/28 18:06:49 人气: 标签:

最近有办理香港海牙认证(Apostille)需求的朋友注意了!香港司法机构加签服务组刚出的重要公告,直接改了申请规则 —— 从 2025 9 1 日开始,再申请海牙认证不填「文件最终使用地」,直接不予受理!​

作为经常帮大家梳理跨境文件办理要点的答主,今天就把这个新规拆透,不管你是企业办外贸文件,还是个人办留学、移民材料,都能清楚知道该怎么应对,避免白跑一趟。

一、新规核心:2025 9 1 日起,「使用地」成必填项,少填直接拒​

先划第一个重点:2025 9 1 日是关键节点。​

在此之前,申请香港海牙认证时,关于文件最终要用到哪个国家 / 地区,可能只是「可选填」项;但 9 1 日之后,这项变成「强制必填」—— 也就是说,你必须在递交申请的同时,明确告诉加签服务组:这份附加证明书(Apostille Certificate),最终会用在 XX 国家 / 地区。​

少了这个信息,申请直接会被打回,根本不会进入审核流程。

为什么会突然加这个要求?本质上是为了后续「筛选非公约地区申请」做铺垫,这点我们后面详细说。

二、更关键的时间点:2026 1 2 日,非海牙公约地区彻底不发证​

如果说 9 1 日的「强制填使用地」只是「预热」,那 2026 1 2 日的规则,才是真正影响范围更广的「硬门槛」——从这一天起,香港加签服务组,不再给「文件最终使用地是非《海牙公约》缔约方」的申请,签发附加证明书。​

这里必须先明确一个概念:海牙认证(Apostille)的核心作用,是让文件在《海牙公约》成员国之间流转时,无需再做二次领事认证。如果文件要去的地方本身就不是公约缔约方,那海牙认证本来就不适用,之前可能还有部分申请人误申请,现在相当于直接「堵上了这个漏洞」。​

同时,新规还明确了「申请人责任」:就算你在申请时填了「公约地区」,但后续实际把文件用在了「非公约地区」,这个责任要由申请人自己承担 —— 简单说,香港方面只负责确认你申请时填的使用地符合要求,后续用错地方,后果自负。​

所以这里给大家提个醒:申请前一定要先查清楚,你的文件最终要去的国家 / 地区,是不是《海牙公约》缔约方(比如中国内地目前不是,所以如果文件最终要回内地用,就别申请海牙认证了,该办领事认证就办领事认证)。​

查的渠道也很简单:香港司法机构官网会更新缔约方名单,或者直接咨询办理机构,别凭感觉填,免得白花钱还耽误事。

三、对申请人的影响:3 件事现在就要提前做​

不管你是企业还是个人,只要未来半年到一年内有申请香港海牙认证的需求,现在就要针对新规做准备,避免到时候手忙脚乱:

1. 提前确认「最终使用地」,别等申请时再纠结​

尤其是做外贸、跨境业务的企业,或者计划多国申请的个人(比如同时申请几个国家的签证 / 移民),一定要先明确「这份文件到底用在哪个地方」—— 比如同一份香港公司注册文件,要用于德国的业务就填德国,要用于澳大利亚的就填澳大利亚,不能再像以前那样「先办了认证,后续再看用在哪」。​

如果一份文件要用于多个公约地区怎么办?目前公告没说「一证多用地」是否可行,稳妥起见,建议提前联系加签服务组确认,或者按不同使用地分开申请,避免后续出问题。

2. 核查使用地是否为「海牙公约缔约方」,避免白跑​

前面说了,2026 1 2 日之后非公约地区不发证,所以现在就要养成习惯:申请前先查「使用地是否在缔约方名单里」。​

举个常见的例子:比如文件要用到「阿联酋」,但阿联酋的部分酋长国是公约缔约方,部分不是,这种细节一定要查清楚,别填错了地区导致认证无效。

3. 9 1 日后申请,材料清单里加一项「使用地说明」​

虽然公告没说要额外提交「使用地证明文件」,但为了避免申请时被要求补充材料,建议自己准备一份简单的「使用地说明」—— 比如企业可以附一份业务合作函(说明文件用于某国业务),个人可以附一份目标国家的签证申请截图(说明用于留学 / 移民),提前准备好,能提高申请效率。

 

读完这篇文章后,您心情如何?
0
0
0
0
0
0
0
0
本文网址:
下一篇:没有资料